2009年中国教育在改革中前行
年度聚焦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激情还未散去,2009年就又成为过去。在这一年中,教育领域里注定有这样一些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中。
这一年,奥数热、有偿家教、择校热、高考造假事件等沉疴仍在,但也不乏新的改革探索,如北京大学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山东高分退档、高考与综合素质挂钩等——尽管有些做法还不完善,却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这一年,生机勃勃的教育事业迎来了自己的转折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大事。绩效工资,中职免费等措施的实施,让教师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所在,让学生感受到了社会关怀的存在。
这一年,人们对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满了热情与期待;作为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制定过程中始终坚持广集众智,纳群言。
伴着这些改革与探索的脚步,2010年的教育将更加引人关注……
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与体现公平间“突围”
若问今年高考什么话题最热?“加分”无疑将名列榜首。今年高考前后,闹得沸沸扬扬的“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人们不免质疑:加分制度出了什么问题?高考改革是否应从加分改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大学今年11月开始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再次掀起网友热议。虽然北大此次的动作被认为“初衷甚好”,从目前来看,新措施在执行上也颇为透明,但仍有不少网友担心:一旦扩大试点,实名推荐制能否依旧透明、阳光?
高考事关千家万户,高考制度如何在选拔人才与体现公平之间实现突围,中国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事件回放: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2009年11月,北京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试点推出“中学校长推荐制”,全国39所中学的校长获得推荐资格,被推荐的学生将获北大降30分录取。而作为率先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山东省,无一家学校入选,此举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有人提出种种担忧,也有人为这一大胆尝试叫好。但从被公示的学生情况看,偏才、怪才仍没有进入北大的招生视野。由此,不能不引发人们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思考。
高考造假事件: 2004年高考后,湖南省邵东县灵官殿镇罗彩霞被冒名顶替,失去了上第三批录取的专科院校的机会,顶替罗彩霞身份的是其同学,即当地公安局政委的女儿王佳俊。王佳俊冒名顶替成了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罗彩霞”,并于2008年顺利毕业。罗彩霞被迫复读一年,于2005年考取天津师范大学,本应2009年毕业,却因身份证被盗用而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身份受到质疑,才惊觉自己被人冒名顶替了。此后,全国发现多起类似的“罗彩霞事件”。
高考前夕,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公布的2008年体育项目加分名单显示,438位加分者中,“三模三电”合格考生达到198名,约占45.21%。“浙江航模加分事件”引起社会轩然大波。
高考结束后,何川洋成为重庆市文科高考第一名的消息,与他更改民族成分骗取高考加分的消息又被社会广泛议论。
“重庆状元加分造假事件”、“浙江航模加分事件”以及早已发生才被披露出来的“罗彩霞事件”等,再一次将现行高考制度的漏洞置于聚光灯下。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完善配套政策,既有利于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 从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全国已有12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北京公布的2010年高考方案,对比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新方案在高职招生中首次增加了“高会统招”形式。同时,首次在高中新课程中启用的综合素质评价将在高校录取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新高考的全面展开,综合素质评价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这种“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模式是由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的有益尝试,体现了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规律。
高分退档: 今年高考录取中,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家教授参与高招录取,将12名综合素质不适合的考生做退档处理,首开山东省乃至全国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招录取“硬挂钩”之先河。其实,早在2007年,山东省就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过程,当年山东把“综合素质评价低”列为高考录取29条退档理由之一,但由于缺乏具体操作标准,这项政策一直停留在政策层面。
教育“顽疾”:治标更须治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在当前阶段,仍有很多教育“顽疾”急需根除。
从奥数、有偿家教到教育“潜”规则,人们对教育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如果各中小学办学质量大致相当,择校热不再,奥数热也就自然消退;如果考分不再是学生的“命根”,家长也许会花钱请家教教孩子一些他们更感兴趣的东西……
教育不均衡仍然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最大的问题,这也正是奥数热、有偿家教、择校热等现象屡禁不止的症结所在。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就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且提出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
在整治教育“顽疾”的过程中,教育部门没少下力气,没少发文件,但不是不见效果,就是收效甚微。该“重点”的还“重点”,该补课的还补课,就连有些幼儿园,也都读起了小学课本。上边禁令一道接着一道,下边却普遍难以落实。
教育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如何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如何解决教育界风气不正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更是中国万千家长和学生的期待。
事件回放:
“封杀”奥数: 今年10月成都教育局出台4条“铁令”,用一年时间彻底整治“疯狂的奥数”,包括不再举办奥数学科培训和竞赛、禁止将奥数成绩和“小升初”挂钩等。
长春市教育局出台措施:今年暑假将严查乱办奥数班,并严处擅自到校外兼课的教师。
奥数本是一项定位于对数学有突出兴趣的高中学生竞赛,如今异化成中小学生手中的升学“敲门砖”。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成都的率先呐喊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一时间“疯狂奥数”有如过街老鼠,大有人人喊打之势。但是教育部门的“封杀令”也好,取消奥数升学加分也好,奥数培训的热度并没有应声而降,反而出现越“封杀”越火爆。
有偿家教: 年底,大连市教育部门以一长串的“严禁”,宣布了坚决管住有偿补课、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的新行动,意在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有偿家教的新闻不绝于耳:10月份成都市出台5条新规,“封杀”奥数、清理中考加分、严禁违规补课等;11月份,山东、浙江两省人大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条例》,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得从事各种有偿补习活动”……
此前,还有许多城市宣布过类似大连市教育部门的“禁止性”举措。耐人寻味的是,此类“禁止性”规定,并没有赢得预期中的喝彩。家长们大多对此不以为然。立法也禁止不了有偿家教,这其中饱含着家长和学生面对应试教育的深深无奈。
教育“潜”规则: 11月,央视曝光8条“教育‘潜’规则”,一时成为网上网下热议的话题,这8条一是“免试就近入学”异化为“争相择校”;二是择校费“被自愿”;三是奥数“改头换面”;四是升学率还在争第一;五是“重点班”改名“创新班”;六是补习班挂名“家长委员会”;七是“你的学生我来教”;八是全日制培训班集体易地补课。引得各界人士争相声讨,称“其积弊之深令人震惊”。此后,各媒体还曝光出了更多的“教育‘潜’规则”,“教育‘潜’规则”的出现,也折射了公众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无奈。
教育基础工程:带来更多“春的气息”
寒门学子安心了,教师待遇提高了,教育结构优化了……2009年,人们对教育关注的深度和广度,可谓空前。
年初,中央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
年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始着手研究制定,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中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寄托了上至中央下到百姓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制度,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有望继续提高。
从总体规划的勾勒,到周密措施的配套;从宏大目标的展望,到已有承诺的兑现,中国教育正以坚定的决心、踏实的足迹,一步步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一个教育强国正在崛起。
事件回放:
中职免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此举不仅会使在校生受益,也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农家子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这是继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对于中央政策,北京、上海、海口等大中城市积极落实。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就读于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来自农村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开始享受免费教育的政策,受惠学生达3.8万人。
绩效工资: 从今年开始,国务院要求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为此,中央投入120亿元,地方配套250亿元。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施。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教师的绩效工资从今年1月1日起发放,北京市政府、区县政府为此安排20亿元对教师工资进行改革,预计全市90%教师工资将得到提高。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目的是,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尊重,但是绩效工资以何为评价标准、由谁来评价等问题,将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效果,操作细节还需不断完善。
班主任工作规定: 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该《规定》时表示,该《规定》有4个亮点:一是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二是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三是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四是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出台后,关于班主任的评批权利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改革发展纲要: 要说今年教育界的头等大事,首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第一个教育规划,对于这个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人们充满了期待;作为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制定过程中始终坚持广集众智,纳群言。如何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如何保证……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媒体热议的话题,都成为政府听取意见的内容,成为制定《规划纲要》的参考。
年度声音
那一句 拨动我们的心弦
2009年即将成为过去,在教育界,有多少来自各阶层和民间的声音曾经传到我们的耳朵里。这些声音,有多少沉淀下来,储藏到我们的脑海中,转录到我们的心灵磁盘里。站在2010年的门槛回望,听听那些或悲或欢或喜或忧的声音,从各种各样的声音里感知前行的力量……
●“国企退休教师问题,不能再踢‘皮球’了。”
——张抗抗(全国政协委员)
张抗抗委员在今年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议解决国企退休教师问题,该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即使孩子在学龄前识再多的字、会做多少算术题,等他们到三、四年级时,知识掌握的差异普遍变得很小了。”
——于漪(教育专家)
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一年级教学是“零起点”,如果在这之前家长特别急功近利,让孩子在知识学习上“预支”,反而会落下许多后遗症,甚至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后劲。而今年教育部曾酝酿对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
●“一个良心抵得上100条不能改革的理由!”
——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自2007年年底开始,山东省以高中教育为突破口,采取一系列措施纠正地方和学校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的恶性竞争行为。张志勇指出,“素质教育多年来没有突破,不能怪家长,不能怪学校,也不能怪县市政府,因为他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无能为力。在素质教育问题上,真正大有作为的是省级以上政府。”
●“要对得起我们的祖先!”
——欧阳中石(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
在我国日益走向开放,世界越来越走向融合的今天,教育必须为孩子们留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欧阳中石先生强调说:“这不能过多地责怪学生,是我们没有好好地认识和传承我们的优秀文化。”
●“代课教师就像无目标行走的路人,不知道走向哪里,终点在何方,哪里是归宿?”
——冯辉(甘肃省舟曲县巴藏乡溪岭小学代课教师)
去年,广东省政府明确表示,两年解决5万多代课教师转正问题。而国内众多代课教师的未来还未明朗,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师更是觉得前途渺茫。
●“恢复繁体字的代价太大,10亿多人重学重写,不易通行。”
——王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对此,王宁表示,恢复繁体字的代价太大,10亿多人重学重写,不易通行。
●“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没有为同学们做出表率,那我们的同学肯定很难健康地成长。”
——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
围绕高校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大学生如何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等热点话题,许智宏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教育,要回归到教育的本意。”
●“今后改革的思路,不是取消全国统一考试,而是要在强调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
——戴家干(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今年有11个省、区、市进入新课程改革高考。在这些省份的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有的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总分的一部分,有的占10%,有的占20%。加入综合测评,使考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在招生上,今年有16个省份实行平行志愿,采用新技术保障录取更为公平。
●“职业教育要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迈进,才能适应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黄尧(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黄尧强调,科教兴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与实际工作相吻合、相适应。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要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创新型国家联系在一起,与国家经济社会,人才培养、评价紧密结合。
●“我们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简单理解为‘能画画、会拉拉二胡’,而是创新力,通过创新对潜能的开发。”
——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
“四川大学新闻系拟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四川大学正式出台了《关于坚持“高质量、多样化”原则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补充意见》。谢和平院士表示:现在大学生知识基础不差,但创造力不足,提出改革是大势所趋。
●“要将南方科技大学办成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大必须去官化、去行政化。”
——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回答媒体关于“高校目前最大的弊端是什么”的提问时,朱清时说:“高校这些年来也在谈改革,但关键的症结总是很难触及,成效也不大。其原因关键是高校的管理体制不改,其他改革都是隔靴搔痒。我们现在一些高校管理行政化了,当官之后教授职称就容易得到,得到教授职称后项目和经费也容易得到,项目和经费得到后,成果奖也就容易到手了。在权力本位的引导下,大学里很少有人能长时间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搞学术研究。”
●“他(钱学森)有遗憾:我们没有出更多像他这样的杰出人才。但是,教育担待不起‘培养’杰出人才的全部责任。他期待一个时代,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王义遒(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义遒教授指出: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他们把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跟科学、不断追求未知的兴趣融为一体,这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只可惜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正在丧失这种精神。
●“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该耐心倾听百姓的声音。在工作中要抓好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
——袁贵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表示,今后,将实现教育均衡化作为将来施政的要点。在人民网开设的《我给新教育部部长递个话儿》栏目中,近17万网民参与“你对新一任教育部长有何期盼”的网络调查,其中,“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治理‘校官’腐败”、“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成为网民对新任教育部长的“五大期盼”。
●“增加‘品行端正’这一内容,经过了全体院士大会讨论通过,社会各界也非常赞成。评选院士不但要保证其学术水平,而且要在评选过程中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行考察。”
——旭日干(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09年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48人当选为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与此同时,还有6名外籍院士入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由此增至36名。此次工程院院士增选,首次参照了2008年中国工程院修订的《中国工程院章程》中提出的“品行端正”这一标准,以突出学风道德在评选中的重要地位。